旅行上的一口粥,是牽引童年記憶的鄉愁

因工作緣故,2019 年出國超過廿趟,航行在阿拉伯海的郵輪或馬爾地夫的一島一飯店,都曾是我旅途上的家。隨著這些「家」的不同座標,早餐也略有不同,有些讓人眼花撩亂、拿著餐盤像在走食尚伸展台,偶爾也精簡就幾片吐司加個蛋。隨著年紀漸長,越來越清楚自己的喜好,例如出國我總會帶掛耳包,讓出門在外還是能喝到習慣的咖啡味道,至於餐點、我多吃得簡單,最期待的莫過就是一碗粥。

早晨吃粥,其實並非我的家居日常,且正好相反的就因平常難吃得到粥,因此趁著當在亞洲旅遊,反而有多些機會能嚐到我愛的這一味。從泰國南方、關島、帛琉、江西到關西機場,先撇除各地米種煮成稀飯的口感不同,最主要的差別是配菜與調味。東南亞魚露鹹香、大陸幾個省份總帶點辣,老實說,最讓我吃習慣的是日本,特別在道東。北海道產的白米,細緻黏稠沒話說,只要有幾款像紫蘇瓜的漬物再配上一顆梅子,就能吃上一碗白粥。這時,我才明白,稀飯本身像個介質,它讓我品嘗的其實是當地的風土人文,就這樣,透過吃粥,一場又一場的旅行在我舌尖上輪番換幕。


⇑ 窗外是封凍的阿寒湖,在鶴雅之翼酒店吃到非常美味的清粥配當地漬物與阿寒川豆腐,如此早餐令人大滿足!

旅途上的粥,若硬說吃的是種鄉愁,對我是超過了些,畢竟旅行當下,樂不思蜀的我、嚐鮮心態總是多些。但,那又是為了什麼?仔細回想,或許我品嚐的是份恬然知足的童年回憶吧!五歲之前,因父母工作忙,我被24小時托嬰在保姆家,照顧我的奶媽年紀年長、我都親密的用台語稱呼她阿嬤,僅管他們家的物質條件不是很好,但早晨吃的稀飯與配菜不會少,肉鬆、醬瓜、豆棗,我喜歡的稀飯不要太燙、水不要放得太多,吃來綿密紮實,一如那些年阿嬤給我的關愛總是那麼真心實意又好入口。

如常一塊旅行的好友溫士凱所說:「出門,是為了回家!」當在北國飄雪的早晨或熱辣辣的海邊,捧在手上的那碗粥,或許讓我總能與童年的幸福回憶瞬間連結,那一口口,帶給我的不僅是到處奔波所需的體力,可能也讓我在旅途上擁有了無入不自得的心靈依歸。


⇑ 帛琉一間台灣人經營的飯店,吃到熟悉口味的稀飯醬菜,瞬間彷彿回到台灣

本文刊登於鄉間小路雜誌 2019 年 12 月號 | 網路版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