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瑰寶莫高窟 驚見壁畫上的 12 星座
「這裡是敦煌嗎?這裡是敦煌嗎?這裡是敦煌嗎!」舞台上一位老朽大聲對著觀眾連問三遍,在得到現場的肯定回答後,他顫抖的舉起雙手,感動的說:「我終於又回到了大漢的土地上!」這是敦煌大型室內情景劇「又見敦煌」的開始,看劇當下我以為這連三問,只是想與觀眾破冰互動,才明白,眼前這位手持杖節、身上漢服早已磨損老舊的,是出使西域的張騫,他,提醒了我,此刻我能站在敦煌土地上,是有多麽幸運。特別是這趟超過 2700 公里的甘肅絲路之旅,我的最終站也是重頭戲,即將造訪當然是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莫高窟,非常期待。
⇑ 「又見敦煌」裡的張騫連問三次「這裡是敦煌嗎?」來表現他終於又回到這裡的激動
⇑ 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與雲岡石窟及龍門石窟並列為中國三大石窟
⇑ 光影真好,古樸有味
莫高窟,始建於一千六百多年前的十六國前秦時期,西元 366 年,僧人樂僔路過此地看見金光閃耀於是在岩壁上開鑿了莫高窟的天字第一號洞窟。而名字由來,則是因後來也在此建洞修禪的法良禪師稱為「漠高窟」,取在沙漠的高處之意,後世因「漠」與「莫」通用,遂改成「莫高窟」,今日與雲岡石窟及龍門石窟被稱為中國三大石窟。
⇑ 左側山壁即是石窟羅布的鳴沙山東麓斷崖
莫高窟又被稱為千佛洞,分布在南北長 1.68 公里、高 50 公尺的鳴沙山東麓斷崖上,洞窟高低錯落、鱗次櫛比,最多有五層。雖現有洞窟不足千,只有 735 個,不過據說在武則天時期,當時的洞窟數量確實破千,那是因為隋唐時期絲路繁榮而造就莫高窟的興盛,因此今日所見的大部分畫像與雕像,多是隋唐時期留下,後來北宋直至元朝,都以重修為主而少新建,元朝之後隨著絲路的沒落,莫高窟也逐漸被遺忘,直至清康熙年間才又被重新注意。
⇑ 莫高窟的樹長得非常茁壯,看了讓人開心
⇑ 室外簷廊下的壁畫
莫高窟裡的佛像、壁畫無數,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又被稱為牆壁上的博物館。因莫高窟太受歡迎,為了要好好保護這人類瑰寶,得嚴格控管參觀人數,因此每日發售的門票數量有限,得提早預約,所有遊客不管團體或散客,都會有專職講解員帶領參觀與解說,非常專業,旺季至多可參觀 8 個洞窟,若是淡季(冬天)前來,則可參觀到 12 個洞窟。洞窟裡禁止拍照,也因此能更專心的聽講解、透過雙眼欣賞那些一千多年的壁畫細節。
⇑ 來到莫高窟,是真正走進歷史裡,有牆壁上的博物館美譽
⇑ 第 17 窟的藏經洞,原本藏有超過五萬件的經卷、法器、刺繡、絹畫等(照片取自數字敦煌)
⇑ 莫高窟嚴格控管參觀人數,採實名制的預約購票,當天需帶證件核對
我對畫裡古代人的服飾細節與建築形式特別感興趣,在沒有相片的古早年代,還好能藉由這種方式把古人的生活樣貌保留下來,太寶貴。有意思的是,洞窟裡的許多牆壁,可說是一千多年來人類的集體創作,因洞窟有限、僧多壁少,所以之前的壁畫就會被晚來者的創作壓過,就像修圖軟體 Photoshop 的圖層(Layer),一層一層,所以現在看到的許多壁畫,其實下面還有很多層不同畫作。
⇑ 莫高窟具代表性的建築:九層樓,高約 45 公尺,裏頭供奉世界最大的室內盤腿而坐的泥胎彌勒造像
⇑ 據說上面那排簷廊下的木欄杆是宋朝留下至今
這次參觀,最讓我驚喜的不在洞窟裡的主畫作,而是在編號 61 石窟的甬道,在那上頭竟有畫得非常清楚的 12 星座圖,該甬道的修建時間,有學者認為是元代、有些則認為是西夏,但不管如何,距今至少都超過了六百年,原本我們認為是很西方、很現代的星座學,其實老早就已藉由絲路傳入中國。
⇑ 仔細看,一個個小圓圈裡畫的就是 12 星座(照片截自數字敦煌)
⇑ 看起來應該是天蠍座(照片截自數字敦煌)
離開的飛機在等著,不容有太多時間好好琢磨,是一定要再回來的,或許相約被雪覆蓋、打著哆嗦口吐白煙從外頭快步走進洞窟的冬天,屆時再過癮的看上 12 個洞窟。
⇑ 謝謝難得機緣能造訪甘肅、來到莫高窟,期待下次再回來
/ Info. /
📎「數字敦煌」線上看高清莫高窟🖇 預約參觀莫高窟
期待有一天能像博主一樣,走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