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開臺中勤美術館:隈研吾的「無牆」設計,讓藝術與街區共生
近日走在臺中草悟道,會發現一座彷彿「掀開大地」的流線建築,與周圍綠意與街區無縫融合,這就是 2024 年底甫開幕的勤美術館,由世界知名建築師隈研吾打造,也是他在台灣的首座美術館作品,坐落在臺中勤美洲際酒店旁。這座美術館不只是觀展空間,而是一座與環境共生的藝術場域。在正式走進展館前,光是建築本身就已是一件值得品味的藝術品,為了完整捕捉它的美,我特別出動空拍機,從不同角度記錄這座「無牆美術館」是如何與城市共鳴並對話。
⇑ 優美的旋轉樓梯,通往地下層欣賞特展
⇑ 勤美術館與臺中勤美洲際酒店共構成一幅很美的畫面
⇑ 410 坪的綠屋頂不只是美學設計,更融入永續思維
⇑ 出動空拍從不同維度紀錄大師的建築作品
「掀開大地」— 隈研吾的建築哲學
隈研吾以「無牆美術館」為核心設計概念,使建築不再是封閉的空間,而是與街區無縫交融的藝術場域。漫步其間,會發現展覽空間並非被四面牆圍起,而是自然地延展至戶外,甚至還邀請參觀者爬上充滿綠意的屋頂。
⇑ 透過「唐草」的捲曲設計語彙,深化與周圍環境的對話,讓城市景觀充滿律動
⇑ 可讓參觀者拾階而上,從不同高度欣賞周邊風景
⇑ 留白,是讓光影在牆上作畫
建築外觀的靈感源自「唐草」,這種象徵植物蔓生的曲線語彙,使建築形態宛如大地的延伸,不再是靜態的結構,而像是能呼吸的有機體。當陽光變換角度,微風吹拂,1,282 根木紋格柵交錯投射出層次豐富的光影,彷彿時間在建築表面流動。站在不同角度觀看,建築的表情也隨之變化,讓每一次注視都成為嶄新的體驗。
⇑ 1,282 根木紋格柵,營造光影韻律
⇑ 戶外打落的光影,好有戲
自然共生的設計思維
除了視覺上的融合,勤美術館也融入永續思維。屋頂覆蓋著 410 坪的綠化植栽,搭配水源循環系統,讓植物能夠自然生長,同時為市民提供一處舒適的休憩空間。這樣的設計不僅減少建築對環境的衝擊,也讓藝術場域成為都市生活的一部分。
⇑ 勤美術館與周圍綠意及街區自然融合
⇑ 透過空拍更能發現設計的巧妙
去年曾造訪同樣位於台中的豪宅建案「丽格」,聽說不久前設計師 Antonio Citterio 特地回訪,關心住戶是否喜歡他所設計的公共空間,是否常被日常使用著?我想,這應該也是隈研吾會在意的問題。入住臺中勤美洲際的這幾天,幾次經過勤美術館時,看到有新人在這裡取景拍攝婚紗、孩子們在廣場上舉行快閃音樂會,這些畫面讓人確信,這座建築已真正融入城市,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畢竟,唯有被使用、被互動的建築,才是「活的」建築。
⇑ 入住緊鄰的臺中勤美洲際酒店,感受頂級旅宿的禮遇與魅力(請見飯店開箱文)
⇑ 早晨巧遇孩子們在美術館門口舉行快閃音樂會
⇑ 新人到這取景拍攝婚紗
參觀方式—這不只是美術館,更是一場互動體驗
勤美術館的參觀方式相當特別,地面層完全免費開放,參觀者可以自由進入探索,而地下展覽空間則需購票參觀。這種設計讓藝術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存在,而是人人都能親近的體驗。
走進地面層,最讓人意外的是這裡似乎沒有展品?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不同形狀的基座,低調的標示著作品名稱與年份。原來,這並非已經撤展,而是刻意為之的有趣設計!勤美術館沒有固定館藏,於是邀請參觀者親自「完成」這場展覽。你可以在基座上擺出姿勢,模仿《擲鐵餅者》或《沉思者》甚至是高舉火炬的自由女神,在這個場域中,每位參觀者都是藝術作品的一部分。
⇑ 美術館採下沉式設計,地面層可自由進入,而要參觀地下層展覽才需要購票
⇑ 歡迎大家來致敬羅丹的《沉思者》
⇑ 基座的秘密揭曉
⇑ 模仿《擲鐵餅者》會需要多一些的勇氣
⇑ 看得出來垃圾桶與我在跟哪幅畫作致敬嗎?
除了身體力行的「致敬演出」,館方也準備了一段特別的影片,建議在正式參觀展覽前,先到階梯區觀賞,相信你也會忍不住會心一笑。
⇑ 在正式開始逛展前,建議先到地面層的階梯,看一段特別的影片
⇑ 看得出來這些好看的椅墊,是在致敬哪幅經典畫作嗎?
⇑ 從地下層仰看地面層
首檔展覽:《OUTLINES IN BETWEEN》— 用不同視角看世界
開館首展《OUTLINES IN BETWEEN》邀請到日本設計鬼才佐藤大(Oki Sato)與 nendo 團隊策展,以「雨、雲、紙、線、石」五大元素為主題,引導觀者重新思考日常事物的形態與意義。
這個展覽極具巧思,透過細膩又幽默的設計,讓人重新審視那些看似熟悉的元素。若單看展品,或許會感到疑惑,但當你了解創作理念後,會驚覺這些作品充滿驚喜。建議參觀時可參加導覽或仔細觀看牆上的創作說明,當明白作品背後的思考邏輯,瞬間會有「哇,這也太有趣了!」的感受。
⇑ 提示:關於海報紙的各種狀態
⇑ 雨 | 各種日本的雨
⇑ 需要一些想像力由線成面,太有創意了
⇑ 放在地面上的幾張椅子可讓參觀者體驗來坐看看
策展人介紹:佐藤大與 nendo 的設計語言
佐藤大 1977 年生於加拿大多倫多,10 歲時隨家人返日,後就讀早稻田大學建築系並取得碩士學位。2002 年創立設計事務所 nendo,擅長從日常物件發掘靈感,將極簡美學與幽默感結合,作品橫跨建築、產品設計、藝術裝置領域,屢獲紅點設計獎、iF 設計獎等國際肯定。
nendo 的設計特色在於重新定義人們熟悉的事物,透過細微變化產生全新體驗。而這次的展覽,也延續了這種獨特視角,帶領觀眾從不同層面重新感受「輪廓」與「界線」。
⇑ 彷彿從漫畫格子走出來的椅子
⇑ 可坐下來欣賞一下展覽的介紹影片
這不只是一座美術館,而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感謝隈研吾與勤美集團,讓臺中有了這樣一座與城市共生的美術館。這裡不只是展覽場域,更是一個邀請人們參與、互動的藝術空間。未來,期待這座「無牆美術館」將持續帶來精彩展覽與活動,而我們,也將在這裡看見藝術與生活最美的交會。
⇑ 讓孩子們從小欣賞美好事物,再美好不過!
⇑ 石 | 漣漪
⇑ 獲得米其林綠星肯定的小小樹食也進駐勤美術館
⇑ 特展的重要元素都在牆面上出現,很有意思
/ Info. /
勤美術館
官網|臉書
地址:台中市西區館前路79號
營業時間: 週二至週日 10:00-18:00(週六至 19:00),週一公休
*結束營業前半小時停止售票*
一般留言